9月14日的教育楼102教室,暖意与期待交织。必威BETWAY官网2025级学前教育专业新生齐聚于此,一场以“在行业转型中看见你的价值和未来”为核心的学科专业教育活动在此拉开帷幕。此次活动不仅是新生开启专业学习的“第一课”,更是学院为帮助新生锚定行业方向、明晰职业定位而精心搭建的交流平台。活动由学前教育系系主任旭红老师主持。为让新生更直观地触摸行业前沿、感受职业温度,学院特别邀请到实践基地——孝感市直属机关幼儿园的园长吴艳。作为深耕学前教育领域多年的教育名师,吴艳园长不仅见证了行业的发展变迁,更用扎实的实践经验与深刻的教育思考,为新生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主题讲座。
讲座中,吴艳园长首先聚焦“行业转型的现实”这一核心板块,用数据与案例勾勒出当下学前教育行业的新图景。她指出,随着“三孩”政策落地、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推进,以及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提升,学前教育行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提升”加速转型:一方面,数字化教育工具逐渐融入课堂,从智能晨检系统到动画化教学课件,技术正为幼儿教育注入新活力;另一方面,“全人教育”理念愈发受重视,除了基础的认知启蒙,幼儿的社交能力、情绪管理、创造力培养等多元发展需求,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“转型不是挑战,而是机遇。”吴艳园长的话让在场新生豁然开朗,她强调,行业对“专业化、复合型”幼儿教师的需求,正是新生未来的价值增长点——只要找准学习方向,就能在转型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随后,吴艳园长围绕“职业幸福感”展开分享,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,让新生感受到幼儿教师职业的独特魅力。“爱是教育的基础,更是教育的源泉。”她反复强调这句话,并用自己经历的小事举例:有个刚入园的孩子因分离焦虑每天哭闹,她坚持每天早上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,耐心听孩子说“不想妈妈走”,两周后孩子主动拉着她的手走进教室;有个内向的孩子喜欢用画画表达想法,她特意准备了“绘画日记”本,每天和孩子通过图画交流,慢慢帮孩子打开了心扉。“这些瞬间,比任何荣誉都珍贵。”吴艳园长笑着说,她还分享了孩子们的“可爱日常”:有孩子把捡到的小石子当成“宝石”送给老师,说“这能让老师永远开心”;有孩子在角色扮演游戏中,认真地对“小病人”说“别怕,我会像吴老师一样照顾你”。这些充满童真的片段,让教室里不时响起会心的笑声,也让新生们真切感受到——幼儿教师的幸福,藏在孩子的每一个笑容里,藏在见证孩子点滴成长的成就感中。
在谈及“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”时,吴艳园长给出了清晰的“成长指南”。从职业道德来看,她认为“尊重幼儿、守护童真”是底线——不忽视孩子的每一个提问,不否定孩子的奇思妙想,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,才能成为孩子信任的“引路人”;从业务素质来看,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,如幼儿心理学、教育学、卫生学,还需具备三项核心能力:一是“观察能力”,能从孩子的行为中读懂需求,比如通过孩子反复搭不好积木的动作,判断他需要的是鼓励还是技巧指导;二是“创新能力”,能结合孩子的兴趣设计教学活动,比如把“认识颜色”变成“户外找颜色”的游戏;三是“沟通能力”,既能和孩子温柔对话,也能和家长高效沟通,形成教育合力。这些具体的建议,为新生勾勒出清晰的学习路径,让大家明白“合格的幼儿教师”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可以通过日常学习逐步达成的目标。
此次学科专业教育活动,不仅让2025级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对行业转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,更让他们对“幼儿教师”这份职业有了发自内心的认同——“一切为了孩子”不再是一句口号,而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教育理想。新生们纷纷表示,未来将珍惜大学时光,制定清晰的学业规划:课堂上认真学好专业知识,课余时间主动参与实践活动,多阅读幼儿教育专著、多观察优秀教学案例,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,为成为一名适应行业转型、守护幼儿成长的合格幼儿教师,打下坚实的基础。这场活动,如同为新生点亮了一盏明灯。在学前教育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,它让新生们看清了未来的方向,更让他们坚信:只要心怀热爱、脚踏实地,就能在学前教育的广阔天地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,书写精彩的职业未来。